2)第301章 讲武堂暴动_大明嫡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姓没钱就活不下去。

  朝廷没钱,则天下动乱。

  人吃马嚼、粮饷兵甲、官府用度、赈济储备,样样都是需要税赋来支撑的。

  受控制并且相对独立,又拥有着强力征收税赋的税署,只要君王能够保证税署的相对清廉,又受一定的监管,大明的税赋来源足以保证。

  这一过程之中,只要保证税署不会大范围滋生腐败,不会大范围欺瞒君王盘剥地方,远比继续执行现有的繁琐复杂漫长的税赋征收制度要更加有力。

  而这,也正是之所有让此刻朝堂上的官员们沉默不语的真正原因所在。

  对于为官者而言,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将一件事情复杂化。

  从应天朝堂到地方府县,只有事情的过程变得无比复杂起来,程序繁多起来,才能保证他们拥有足够多的手段去插手其中,而后在这些多如牛毛的过程中,寻找到最有利于他们获得利益的点。

  而现在新的税吏税署制度,直接将原本复杂的税赋征收流程,给简化到了以派遣地方税吏粮长,直接对接应天税署的流程。

  程序简单,责任清晰明了。

  想要再在其中谋取好处,就变得无比复杂艰难起来。

  不由的,不少官员联想到了目下正在风风火火推行的摊丁入亩、官绅一体之事。

  一旦整个大明的田亩赋税全部确定下来,往后税署税吏只需要按照名册上门征收税赋即可。

  若遇灾年,也只需要依照朝廷的赈济旨意,减免相应部分的税赋即可。

  原本就不怎么搭理部事的户部左侍郎郁新,此刻忽然觉得自己可能真的要当一个无用之人了。

  文官魁首的吏部尚书詹徽,一时间左右为难。

  同僚们的心思他心知肚明,可皇帝陛下的意志,又是自己从来就不会忤逆违背的。

  左思右想之下。

  詹徽最后还是站了出来:“启禀陛下,不知迁移直隶百姓南下交趾,此议何决。”

  朱元璋默默的看了眼前这位给自己当了好些年头的吏部尚书,微微一笑:“迁移百姓充实交趾之事,一并交由太孙署理。”

  詹徽心中稍有思量,无声点头:“臣以为,税署税吏之事,陛下圣心仁厚,厚泽黎民,此举可行也。”

  天官尚书已经点头附议赞成皇帝的决断了。

  余下官员,这个时候也只得是纷纷出声附议。

  …………

  越半月。

  悄然之中,督办天下税吏署,在应天城皇宫大内武英殿前,六科值房旁不远处,未曾闹出多大的惊动,便已经是开始正式办公处理应天府及周边府县税吏粮长之事。

  于此同时朝廷也正式下旨行文,迁移直隶百姓南下交趾,为大明充实新征之地明人数量,稳定新征之地。

  头一批。

  便是合共不下数千户,万余人,被官府集合在了应天城外长江边的龙湾码头,登上百米长的巨船,扬帆起航,南下交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