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十七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_覆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证!”

  “说的好。”似乎是示威一般披着一件孝衣的张纯也是咬牙戴上了兜鍪。“此战生死有命,成败在天……可我正要搏一搏命,斗一斗天!”

  “那两位便请速速去吧!”公孙珣同样干脆。“程校尉、宗校尉,你二人也各自往两翼看住阵脚,何时支援,怎么支援,你们可以相机出事!”

  这是早就定好的方略,四人自然无话可说,便各自转向……汉军六七万军势,倒有三四万一时间齐齐运动了起来。

  数刻钟后,对面土山上,黄天大旗之下,头裹黄布的张宝眼看着汉军军阵开始移动,当即便紧张了起来……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种十几万人对阵的大场面!

  人太多了,人过一万无边无沿,何况是十余万人?

  即便是防守,即便是设立了专门的阵地,即便是平原之上,可十多里的战场宽度摆在那里,张宝又不是真的神仙,如何能清晰明了周边所有局势?

  甚至可以说,他唯一能够清晰观测并直接作出反应的,只有眼前中军对峙的这片区域而已。

  故此,当河对岸的汉军动作连连眼瞅着就要渡河,他却只能遥遥望见旗帜与烟尘时,这位人公将军立即就有些心慌了:

  汉军要渡河,从何处渡?

  对岸汉军骑兵数量极少,是因为要渡河所以根本就没骑马,还是说骑兵已然集体出动准备大规模绕道奔袭?

  若是绕道奔袭,又从何处来?什么时候来?

  该留多少预备队?放在何处?自己的那些准备够不够?

  需不需要立即对便于渡河的那几个口子增加兵力?又或者再等等,等对方上岸后再聚兵?

  一连串的念头在张宝的脑子里乱窜,却不敢有半分展露出来,生怕影响到军中士气……从二月底到现在,他已经在军中做了半年的主帅,最起码的一些东西还是知道的,

  “诸位以为,汉军将从何处渡河?”强压着不安,张宝摆出了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,然后回头对身后一群军中得力之人询问道。“又该如何处置啊?”

  这群得力之人大概分为三类,一类是太平道所属,起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黄巾军的渠帅、副帅、小帅;一类是张宝本人多年来的门客子弟,算是他的心腹亲信;最后一类则是起事后投奔来的豪强、郡县吏员、边军老卒,甚至于土匪盗贼头子……却又在战事中渐渐崭露头角,从而出现在了张宝身边。

  而此时张宝所问的对象,正是后两类,半年了,他心里非常清楚,也只有后两类人才能给他提供真正有用有效的军事建议。

  然而,周围人虽然很多,此时却普遍性无言以对……若论小规模作战,这些人或许还算有经验,但如此大规模的军阵,仅仅是立在此处便觉得肃杀气氛铺天盖地,哪里又敢轻易置喙呢?

  半晌,也只是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