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57章 得不到的就毁掉_重回2002跨时空交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优势,紧紧依靠这些彩电的科技含量,在国外市场根本没有任何的市场份额可言。

  正是因为如此,再加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,全球表现出越来越依赖高科技产业的征兆。

  如果在这关键时刻,能够迅速拉近跟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差距,甚至还能够反超的话,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力,这都是领导们最乐意看到的。

  如今,苏安弄到这套二十八纳米的生产线之后,竟然没有了继续扩充其他行业的心思。

  哪怕是在半导体领域,例如液晶显示器的生产,各种电子零配件的生产,这种跨时代的工厂生产线,哪怕是弄到一些在2022年相对落后的技术,也是国家急于想要的东西。

  别的不说,对于刚刚兴起的液晶面板的生产,这就是一个在全球价值数万亿美金的庞大产业。

  如果弄来一套远超同类竞争者的生产线,那么这套生产线将给国家带来至少几千亿美金的收益。

  有了这些钱之后,国家就可以快速的建设,甚至提高其他产业的含金量,而不是一直在国际上采购其他国家早已淘汰的生产线。

  倪南光无论如何都不希望苏安关上从未来采购的大门。

  而这些还仅仅是民用技术,如果能从未来搞到一些先进的船舶以及航空技术,这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提升。

  甚至可以让国内的研发团队,少走许多的弯路。

  虽说任何的研发团队,都需要一个又一个项目,一个又一个台阶的去成长,突然的拔苗助长会害了这些人。

  毕竟,一个人吸收知识的能力有限,他需要在反复的研发中一点点吸取他以前并不知晓的知识。

  如今,直接用二十年后的航空技术以及船舶技术对大脑进行灌既,想要让整个研发团队消化吸收这些来自二十年之后的技术。至少在时间上,并不比一个大型的研发项目所浪费的时间又少。

  这种超前的未来技术,很可能存在跨代的超前技术。

  这就像是一帮小学生,做小学的试卷还能游刃有余,如果拿来中学的试卷还可以蒙一蒙,可是拿来大学的试卷之后,也只能在选择题上碰碰运气。

  任何的知识,在消化吸收这条路上都没有捷径可言。

  一个人哪怕是天才,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吸收,更不要说一整只的研发团队。

  而且真正开始研发建造之后,这一整个项目所参与的人员,可并不是所谓的一个研发团队那么简单。

  种花家的航天项目,一个火箭从零件的制造到整体的组装,直到最后的发射升空。

  期间需要上千家的兄弟单位进行零部件的生产。

  整条产业链上的工作人员,何止上万,甚至十几万都不止。

  如果苏安真的从未来弄来一套航母的图纸,以现在的造船能力,以及科研人员的技术实力,想要消化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